11月15日,第五届“图灵三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PG电子游戏-博彩电子游戏推荐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联合发起,由清华大学承办。活动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00名师生参与。

两位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PG电子游戏-博彩电子游戏推荐
院长姚期智,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主任John Hopcroft共同出席论坛。
开幕式
Hopcroft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与姚期智先生共创“图灵三校论坛”的初心,即为年轻学者搭建交流平台。他指出,真正的成功源于追随兴趣并全力以赴,期望年轻学者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未来若走上管理岗位亦能营造让每个人投身所爱的环境。论坛的组织权已交予青年学者,他由衷期待与大家共同见证论坛的成长与突破。

John Hopcroft教授致辞
徐葳教授代表PG电子游戏欢迎与会嘉宾。他表示,在姚先生与Hopcroft教授的引领下,三校共同打造“图灵三校论坛”这一平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成为三校亟需加强合作的重要议题。他期待本次论坛为年轻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并预祝圆满成功。

徐葳教授致辞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以“过去、现在与未来:计算机科学黄金新十年的展望与规划”为主题,围绕科技人才培育原则、智能对科学探索的影响及对未来科技领导者的建议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由清华大学PG电子游戏助理教授弋力主持。

圆桌论坛交流
在“培养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核心原则”议题讨论中,姚先生指出,PG电子游戏15年前成立时设计的学科交叉、前沿探索的目标如今已然达到;我们要继续努力,在0到1的突破上发挥力量。Hopcroft教授对此表示认同,并强调环境的关键作用,认为追随真正的兴趣方能行稳致远。徐葳教授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PG电子游戏自由包容、深度合作的学术氛围对科研工作者的持续赋能。上海交通大学林洲汉进一步指出,三校共通的探索型科研教育环境,有效助力青年学者在兴趣驱动下实现跨越式成长。

嘉宾交流现场
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变革科学探索时,姚期智教授指出,当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未来十年研究者运用AI的能力将成为关键分水岭。Hopcroft教授提出,人脑高效的低能耗决策机制启示我们,AI发展应探索更接近自然智能的路径,这有助于青年学者找到真正热爱的事业。徐葳教授提醒,AI在替代部分技术工作的同时,也带来批判性思维弱化与理论创新不足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科研与教育的本质。邓小铁教授认为,AI不仅延续了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的经典命题,更为多智能体与复杂系统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林洲汉教授则介绍了其实验室通过引入预训练外部记忆模块,从架构层面应对大模型“幻觉”问题的前沿探索。

嘉宾交流现场
围绕“对下一代科技领袖的建议”议题,各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姚期智教授指出,现有的LLM架构未必是最优的路线;如何设计新的AI架构及算法,是未来重要的议题。Hopcroft教授认为未来领袖需超越技术视野,回归教育本质——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热爱、选择能带来幸福的职业方向。徐葳教授提出“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两大技术发展原则,强调应让技术更普惠,赋能千行百业。邓小铁教授呼吁关注人机长期协同这一根本命题,引导学生探索具有持久价值的研究方向。林洲汉教授则从团队建设角度,倡导以兴趣驱动合作、以合作推动突破的科研文化,并通过为学生对接导师、支持差异化探索来践行这一理念。

嘉宾交流现场
分论坛
当日,五场分论坛顺利举行,29位专家共同交流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系统等方向的当下和未来。上午的议程中,人工智能分论坛聚焦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拓扑斯理论的软件辅助生成框架及多模态图像生成与质量评估等方向。理论计算机论坛探讨了单源最短路径的排序瓶颈突破、可组合编译验证方法及近线性时间聚类局部搜索算法。

人工智能分论坛

理论计算机分论坛
下午的专题讨论中,机器人学与具身智能分论坛就人形机器人交互技能、强化学习驱动的双手操作、空间智能基础模型等议题进行交流。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分论坛围绕量子自主学习、神经网络表征量子系统及囚禁离子量子比特的模拟与计算展开讨论。计算机系统、网络与安全分论坛则分享了芯粒发展路线、数据流架构进展与端云大模型协同等实践展望。分论坛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张拳石、北京大学王若松、清华大学弋力、吴宇恺与张焕晨主持。

机器人学与具身智能分论坛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分论坛

计算机系统、网络与安全分论坛
本届论坛共吸引34位演讲者和近200位参会嘉宾,其中大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2018年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所顶尖学府的计算机科学机构轮流举办“图灵三校论坛”,旨在为领域内的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接触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增进学术沟通和友谊。
图文|姜月亮
编辑|吕厦敏
审核|马雄峰